10月28日,北京市生态环境局与国网北京市电力公司签署《电力环保数据共享与创新合作框架协议》,双方将探索构建“生态环境+电力”精准治污新模式,发挥电力大数据在生态环境管理方面的应用价值,推进提升电力在终端能源消费比重,助力首都生态环境改善和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北京市生态环境局局长陈添,国网北京市电力公司董事长潘敬东出席签约仪式,市生态环境局副局长于建华与市电力公司刘明志总工程师代表双方签署协议。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环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丽,蓝天也是幸福。当前,北京市正在按照“四个中心”战略定位要求,全力推进国际一流的和谐宜居之都建设,良好的生态环境是国际一流和谐宜居之都的重要标志。近年来,本市深入推进大气污染防治工作,全市空气质量持续明显改善。为进一步改善空气质量,贯彻落实国家和本市关于“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和“一微克”行动要求,市生态环境局与市电力公司以此次签约为契机,加强沟通合作,综合运用互联网、大数据等科技手段,深挖“生态环境+电力”大数据潜力,推进电力大数据在生态环境领域的新场景应用创新和复制推广,探索电能替代、绿电消费新机制,服务污染源精准监管,提升生态环境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协同推进碳减排和环境质量持续改善。
下一步,双方将重点在数据融合共享、大数据场景应用、电能替代、绿色低碳减排等领域探索创新、发展合作。一是整合数据资源,推进宏观综合“体检”。构建大数据综合分析平台,统筹环境质量、电力等经济社会运行、污染源及排放等数据资源,加强技术创新、宏观分析研判,为大气污染防治科学决策和生态环境治理“把脉问诊”提供强有力技术支撑。二是创新监管模式,实现“靶向”精准监管。聚焦重点行业、重点企业、重点区域、重点时段,联合开展排污单位用电情况分析、重污染应急减排状态等用电监测与分析,助力科学精准执法监管。三是推进电能替代,助力“绿色”低碳转型。围绕绿电进京、机动车“油改电”、家庭消费终端电气化等重点领域拓宽深化合作,推进提高电力在能源消费终端应用比重,推动“十四五”时期绿色能源、低碳转型,助力温室气体排放和大气污染协同治理,为超大型城市生态环境管理提供北京样本,为建设国际一流的和谐宜居之都作出积极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