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中午,北京市环保监测中心监控大厅大屏幕上显示:“昨天12点到今天12点的空气质量为良”。市环保局副局长、新闻发言人杜少中宣布:“截至今天,今年我市空气质量二级和好于二级的天数累积达到256天,已经占到了全年天数的70%,提前31天实现了市委、市政府确定的今年空气质量改善目标,完成了为群众办的这件实事,我市空气质量连续10年改善”。
市环保监测中心的统计分析显示,256个达标天的突出特点是达标的质量大幅度提高。在256个达标天中,一级达到了56天,比去年全年的一级天数还多24天;1至11月的二氧化硫、一氧化碳、二氧化氮、可吸入颗粒物四项污染物浓度平均值,与去年同期相比分别下降了约22%、27.8%、27.7%、16%。达标天数增加、质量提高,更有利于市民的身体健康和工作生活。
今年我市在改善空气质量方面最重要的成果,就是以优良的空气质量全面兑现了奥运空气质量承诺,为“两个奥运、同样精彩”提供了有力的环境保障,同时推进了全年空气质量的进一步改善。
今年空气质量明显改善的主要原因有四个方面:一是得益于1998年以来我市持续采取的控制大气污染措施的长期效应,为保障奥运会的空气质量优良和全年空气质量改善打下了坚实基础;二是今年实施的第十四阶段控制大气污染措施,既是空气质量改善的长效措施,也是奥运空气质量保障的综合治理措施;三是奥运期间临时减排措施的有效实施以及这些措施产生的延续作用,为保障奥运期间良好的空气质量和今年空气质量的改善发挥了重要作用;四是全市人民的关心和积极参与、周边省区市的大力支持。
奥运空气质量保障工作取得成功的基本经验是,有效削减污染物排放量是改善空气质量最重要的途径。上半年,第十四阶段控制大气污染措施得到了很好落实,进一步削减了大气污染物排放量。
奥运会以后,对北京的空气质量改善,中央提出了新要求、市委市政府确定了新目标、广大市民寄予了新期盼。按照市委、市政府提出的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人文北京、科技北京、绿色北京”的新思路,全力推动第十四阶段控制大气污染措施各项任务的全面完成,发布了第十五阶段控制大气污染措施并开始实施其中部分措施,继续推进污染减排。如文保区5万平房户小煤炉全部完成改造,明年将再治理改造约6万户,完成文保区全部平房户的小煤炉改造;多种措施继续加强对机动排放的监管,倡导绿色出行,加快推动“黄标车”的更新淘汰,明年开始对“黄标车”区域限行;制定“绿色施工”标准,开展“绿色施工”创建活动;加快污染重能耗高企业的退出,对工业污染进行深度治理等,使我市在奥运后继续保持了较好的空气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