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8日-9日,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大气污染防治协作小组办公室和世界银行共同主办的“京津冀及周边地区空气质量管理政策国际研讨会”在京顺利召开。会议主题是共享国内外区域空气质量管理政策的实践经验,分析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大气污染防治技术路线需求,探讨研究区域大气污染联防联控机制创新,为区域空气质量达标规划编制提供意见建议,共同提高区域空气质量管理水平。国内外区域大气污染防治领域的知名专家,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内蒙古、山东、河南等七省区市环保厅局及70个地市大气污染防治工作负责同志,以及来自环保部对外合作中心和世界银行特邀的30多个南南合作发展中国家空气质量管理人员共200余人参加会议。
会上,北京市环境保护局副局长李晓华女士、世界银行驻国家主任霍夫曼(Bert Hofman)先生为会议开幕式致辞。
会议围绕支持京津冀及周边地区科学编制区域空气质量达标规划,设立了区域空气质量管理规划、排污许可证及最佳可行性技术、区域空气质量管理立法、区域空气质量管理绿色金融等专题并开展研讨。来自欧洲和美国的环境管理部门和科研机构的专家介绍了欧盟和美国在区域空气质量管理、排污许可制度及模型等方面的成功经验。来自中国环科院、环保部评估中心、环保部环境规划院、北京大学、人民大学等科研院所的专家介绍了国内在区域大气污染防治政策、金融、立法等相关领域的研究成果和最新进展。参会专家结合各自经验和研究领域,提出通过建立统一的源清单和利用空气质量模型确定各地减排指标以科学制定区域达标规划,建立区域大气污染防治法律体系明确各地改善区域空气质量的法律责任,引进社会资本共同创建区域环境治理基金等积极建议。
与会代表结合地方空气质量管理所面临的挑战和问题与国内外专家进行了热烈讨论,一致认为本次研讨会详细介绍了国内外区域大气污染联防联控的成功实践,深入探讨了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大气污染治理技术路线、政策趋势,对推进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大气污染协同治理,进一步加强区域大气污染防治能力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科技和国际处 协调处
2016年12月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