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搜本站
  • 搜全网
热门查询:车型排放标准查询4-131106153059进京车辆环保审核4-131106153059
我在听,请说话(10s)
抱歉,没听清,请再说一遍吧
当前位置 > 首页 > 首页 > 详细信息
2015年全市环保部门开出环境违法罚单近1.83亿元
来源:监察总队,机动车中心,宣教处 时间:2016年01月07日 字体:【

  2015年全市环保部门共开出环境违法罚单近1.83亿元。其中,全市环境监察部门以环境保护大检查为主线,以改善空气质量为中心,围绕“全面查清各类环境问题底数、如实建立各类污染源档案、从严查处各类环境违法行为”三方面重点工作,全年共立案处罚固定污染源环境违法行为3495起,处罚金额1.56亿元,其中大气环境类违法行为处罚金额4404.23万元;全市移动源执法部门以重型柴油车监管为突破口,出组合拳强化机动车排放执法监管,全市共查处各类移动源违法行为9025起,罚没金额达2652.46万元。

  一、开展环境保护大检查成效明显

  一是全面排查了各类污染源。发动街道、乡镇和村、社区等基层力量,逐一上门开展排查。全市共排查污染源单位62300余家,其中19500余家重点行业污染源已经建立了“一厂一档”,夯实了污染源监管的基础。

  二是严厉查处了环境违法行为。全年共立案处罚固定污染源环境违法行为3495起,处罚金额1.56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6.9%和93.4%。其中,大气环境类违法行为1937起,处罚金额4404.23万元,分别占固定污染源环境违法行为总数的55.4%和28.2%。

  三是贯彻落实新“环保法”形成执法高压态势。利用新“环保法”赋予的按日计罚、查封扣押、行政拘留、限产停产等新措施,从严查处298起违法行为,其中移送公安机关3起、按日连续处罚4起、责令限产停产2起,查封289起,大兴、房山、通州、朝阳、丰台等区查封了一大批无治理设施的燃煤小锅炉、汽修喷漆房和家具、粉尘行业配电箱等生产设施,起到立即止排的作用,形成了执法高压态势。

  四是公众积极参与反映环境问题,环保部门及时处理。全年12369热线共受理市民投诉举报和信访事项30014件,同比增加14%,全部按时办结;解答市民咨询15万余件,同比增加6%。

  五是建立了网格化环境监管体系。依托网格化城市管理系统,建立了市级顶层设计、区县组织实施、街乡镇和村(社区)网格具体落实的网格化环境监管机制,初步建立了区、街道(乡镇)、社区(村)三级网格化环境监管体系,目前,全市已划分基础网格2.2万余个,配备网格员4.6万余名。

  二、大气污染源监管突出重点完善机制

  环境监察执法以改善空气质量为中心,突出抓好大气污染源监管。一是在日常执法基础上,加大执法力度,开展联合执法周。每月利用一周时间与多部门联合执法,尤其是环保和城管执法部门还建立了8项联合工作机制。

  二是针对冬季污染特点,组织开展今冬明春大气专项执法季行动。落实锅炉和印刷、家具、石化、汽车制造、工业涂装、汽车维修等挥发性有机物(VOCs)行业新的排放标准,联合城管、质监等部门严厉打击“三烧”、“三尘”、销售使用劣质煤等违法行为。截至目前,全市环保部门共检查污染源单位或点位8844家,立案处罚违法行为295起,拟处罚金额1010.5万元。

  三是建立了京津冀环境执法联动机制,与天津、河北签订了环境执法联动机制的协议,召开了首次联席会议,在首次空气重污染红色预警期间组织京津冀三地环境执法部门启动了环境执法联动机制,三地按照统一方案开展联动执法行动。

  三、抓紧水和生态监管不放松

  2015年立案处罚水和生态环境类违法行为181起,处罚金额7202.74万元,分别占总数的5.2%和46.1%。一是对通惠河沿岸进行了全面排查,对5个建设项目生活污水直排河道的违法行为处以30万元罚款;对1个建设项目未验先投的违法行为处以20万元罚款。二是联合多部门整治非法砂石厂“顽疾”,联合属地政府、国土、水务、公安等部门,有效解决了朝阳区35家砂石厂环境污染顽疾,并扩大战果,解决了昌平、顺义、怀柔交界非法砂石厂环境污染问题。三是农业、城管、环保、园林等七部门成立了市级禁烧联合工作小组,建立了禁烧(农作物秸秆和园林绿化废弃物)联合执法、信息沟通和通报制度。

  四、2015年移动源执法监管情况

  2015年,全市移动源执法部门以重型柴油车监管为突破口,出组合拳强化机动车排放执法监管,共查处各类违法行为9025起,罚没金额达2652.46万元。

  一是抓源头监管,控制污染增量。北京加大重型车OBD(车载诊断系统)检测和车载实验频次,及时查处车辆超标问题,有效震慑新车生产企业;组织车辆销售企业和环检机构填写质量保证体系报告,加强对企业的环保质量控制,落实企业环保责任。

  二是抓联合执法,削减污染存量。综合运用市级行业管理平台,加大在用车排放执法监管力度,管住用车大户、狠抓“假国三”车辆、开展联合夜查、推进联防联控,严查重型柴油车“墨斗鱼”。

  三是充分发挥科技监管优势,确保年检车辆稳定达标。全市共检查检测场6716场次,监督检查车辆43.3万辆,暂停检测线17条,查处违规检测场11起,共处罚金14.5万元。发挥网络监控优势,严控检测流程;加强区县属地监管;与市交通委、质监局和交管局联合行动,重点打击检测场周边不正规维修企业出租净化器违规行为和“车虫”问题。

  四是巩固油气治理成果,削减挥VOCs排放。今年上半年,机动车排放管理中心检查检测加油站储油库油罐车共3.4万座次,其中检测合格率93.1%,处罚142起,处罚金额514.96万元。

  五、2016年环境监察推进三方面重点工作

  2016年,全市环境监察系统将紧紧围绕环保中心工作,采取日常监管随机抽查和重点行业专项检查相结合,通过扩大监察监测范围、加密检查频次,严厉打击违法行为等措施,为改善环境质量、保障环境安全提供强有力的执法保障。

  一是深入推进环境监管长效机制。一方面,深入推进网格化环境监管制度,优先在城乡结合部地区建立网格化环境监管体系,督促街道、乡镇落实环保监管职责;同时加大对网格员的培训指导和考核力度,力争使大部分环境污染问题第一时间在基层发现并解决。另一方面,贯彻执行国务院、环境保护部和市政府关于推广随机抽查规范事中事后监管的规定,在日常环境监管领域实行随机抽取检查对象、随机选派执法人员的“双随机”抽查机制,将污染源划分为重点、一般、特殊三类,分别采取差别化抽查监管措施。

  二是贯彻落实新法、新标,集中开展重点行业专项检查。大气方面,贯彻落实新《大气法》,锅炉和家具制造、印刷、汽修、汽车制造、化工、工业涂装等VOCs等行业新的排放标准,一季度以采暖季锅炉和VOCs排放企业为重点,二三季度以家具制造、印刷、汽修、汽车制造、化工、工业涂装等行业为重点,四季度以燃煤污染为重点,开展执法检查;水方面,贯彻落实《北京市水污染防治工作方案》和《城镇污水处理厂水污染物排放标准》(DB11/890-2012)、《水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DB11/307-2013)2016年新的排放限值,二季度以污水处理厂和工业园区集中污水处理设施为重点,夏季以垃圾处理设施、垃圾转运站及粪便消纳设施为重点,三季度以排入地表工业企业为重点,开展执法检查。

  三是强化部门联合执法,形成监管合力。进一步固化与城管、质监、住房城乡建设、市政市容、国土、农业、水务等部门的联合执法机制,每月继续利用一周时间开展“联合执法周”行动,加强对“三烧”、“三尘”、销售使用劣质煤和河道、流域水污染行为的监管;加强与公安机关的沟通协作,强化环境违法行为行政拘留和环境污染犯罪刑事责任追究。

分享到:

  • 北京生态环境微博

  • 北京生态环境微信

  • 环境监测

  • 京环之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