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搜本站
  • 搜全网
热门查询:车型排放标准查询4-131106153059进京车辆环保审核4-131106153059
我在听,请说话(10s)
抱歉,没听清,请再说一遍吧
科学监管丨“执法蓝”全力守护“生态绿” 北京生态环境执法助力美丽北京建设
来源:宣教处 时间:2025年03月24日 字体:【

  2024年,北京市生态环境执法以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为核心目标,围绕美丽北京建设,严守底线,聚焦重点领域和突出问题,坚持严格规范执法;优化服务,聚焦优化营商环境,坚持包容审慎监管,以有力度的执法和有温度的服务,助力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以生态环境“执法蓝”全力守护“生态绿”。

  “精准”:智慧监管 助力问题高效解决

  “这家重点排污单位的在线数据存在异常,今早9点至10点企业废气排口的数值出现了零值。”北京市生态环境保护综合执法总队执法队员在开展日常非现场巡查时,通过自动监控监管平台发现一个问题线索。结合其他监测手段,发现企业在生产过程中治污设施没有正常运行,可能存在废气直排环境的情况。执法队员随即启动现场核查程序,前往企业深入调查。

  这是北京市生态环境部门智慧监管应用的一个场景,智慧监管逐渐成为精准执法新引擎。北京市生态环境部门以综合执法平台为基底,进一步深化热点网格、物联感知、油气在线监控、机动车尾气遥感、无人机等科技手段融合,及时掌握污染源排放情况及区域环境动态信息,精准锁定排污异常的污染源。让执法人员到现场后能“直奔问题”,实现“数据巡查+综合分析+证据固定”全流程非现场执法。

  智慧监管模式提升了执法效率和水平,2024年全市固定源非现场检查占比近50%,而且非现场执法发现问题的查实率达72%,也就是说虽然未到现场,但大部分非现场检查发现的问题都是准确的。2024年全市查处各类生态环境违法行为1.23万起,实现了既不让违法企业有空可钻,也能让守法企业安心经营。

  “服务”:精细执法 助推营商环境优化

  北京市生态环境部门坚持精准施策、精细管理,推行“执法+服务”,为守法企业发展提质增效,助力优化营商环境。坚持包容审慎监管,助力营商环境优化,全市办理轻微违法不予处罚的案件637起。

  “执法+服务”将生态环境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如,朝阳区一家品牌餐饮连锁店在开店审批后尚未建设前,执法人员就主动服务,结合餐饮业排放油烟、噪声情况,以及这家店临近居民住宅的特点,有针对性地提出施工建议,并在该单位正式运营前开展了废气、噪声的监督性检测,到目前为止,这家店开业后没有接到过居民投诉。

  “现场帮扶+清单服务+主动普法”降低企业违法风险。如,通过现场帮扶指导,及时发现企业环保管理薄弱环节,对苗头性问题及时进行提醒,防患于未然。落实正面清单制度,及时更新监督执法正面清单,对诚信守法企业无事不扰。落实“谁执法、谁普法”,为企业提供行业守法指南和违法风险清单。

  依法实施轻微违法免罚和初次违法慎罚,给予企业适度的容错改正空间。2024年,修订完善了《北京市生态环境领域不予处罚事项清单》,进一步明确了47类不予处罚情形。对未造成危害后果并及时改正的轻微违法情形,依法不予处罚,并通过说服教育、提示告诫、指导约谈等方式,教育、引导、督促当事人提升法律意识和主体责任意识。

  “联动”:跨区域跨部门 强化执法合力

  北京市生态环境部门加强跨部门、跨区域联合执法力度,纵深推进和完善信息共享、监管联合、执法联动、区域联防的综合执法联动体系,促进执法效能提升。

  区域联动方面,京津冀三地生态环境执法联动走深走实,问题发现和处置效率进一步提升,助力区域生态环境质量不断改善。发挥信息共享优势,依托京津冀协同执法平台,推动移动源执法结果和执法处罚信息共享,避免短时间内同一车辆两地两次处罚,同时重点关注已被处罚的车辆,督促整改避免再次违法。

  部门联动方面,加强多部门协同配合,对重点领域违法行为实施联合惩戒、重点打击。联合市场监管部门开展针对第三方环保服务机构弄虚作假的专项整治。联合法院、检察院、公安部门,开展机动车排放检验机构专项整治,推动问题整改。与市公安局环食药旅总队建立信息共享、执法联动、线索移交等工作机制,全链条严查“黑加油”违法行为,从源头防止劣质油品导致的环境污染。联合市城管执法、水务等部门,定期开展扬尘、餐饮、流域等执法,形成工作合力。

  “十年”:守法意识显著提升,违法案件处罚明显下降

  2025年是新环保法实施满十周年。十年来,北京市生态环境部门坚持方向不变、力度不减,创新执法模式,丰富科技手段,对恶意排放、弄虚作假等主观恶意大或污染环境的严重违法行为坚决打击,充分发挥了新环保法的“钢牙利齿”作用。同时不断规范行政执法行为,维护法律权威;持续强化正向引导,提高企业自觉守法的内生动力。

  十年来,随着企业环境治理力度不断加大和全社会环境守法意识不断提升,企业生态环境合规合法性不断提高,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重型柴油车超标率从2018年的10%下降到了2024年的2%。与之相对应,生态环境处罚案件也呈现下降趋势,与2018年相比,2024年固定源处罚案件数量下降近52%,移动源处罚案件数量下降90%以上。

  2025年是“十四五”的收官之年,也是系统谋划“十五五”的关键之年,北京市生态环境部门继续围绕生态环境质量改善核心目标,坚持目标导向、效果导向,持续加强能力建设,进一步提升执法效能,为开启“十五五”污染防治新征程奠定基础,继续用“执法蓝”助力美丽北京建设。

分享到:

  • 北京生态环境微博

  • 北京生态环境微信

  • 环境监测

  • 京环之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