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海淀区生态环境局收到了一面绣“为企业高效服务保驾护航”字样的锦旗。赠旗的北京荣耀终端有限公司代表深切地表示:“各位工作人员在审批服务过程中展现出的专业素养和高效作风为我们企业节约了时间,省了不少麻烦。特别是在帮扶指导环节体现出的耐心细致,让我们切实感受到政府部门对企业发展的有力支持。”这一暖心场景正是海淀区生态环境局深化环评审批改革、优化营商环境的生动缩影。
为进一步推动环评审批由“重程序”向“重实效”转变,海淀区生态环境局创新采用“打捆”审批模式,主动对接企业需求,通过多次沟通协调,成功将北京荣耀终端有限公司北分厂研发实验室、翠湖国际研发实验室两个项目合并审批。作为全区首个实验室类环评“打捆”审批案例,不仅大幅缩短了企业等待时间,也为同类项目审批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创新样本。这种以实效为导向的审批创新,为海淀区实施环评改革、创新管理方式、提高审批效能提供了切实可行的经验和做法。
一直以来,海淀区生态环境局依托行政审批事项高效审批服务平台,从优化服务政策、提前介入指导、简化审批流程、缩短审批时限等方面推动审批提速,全面实施全过程网办,实现企业群众“零跑腿”办理,受到企业及群众的一致好评。
海淀区生态环境局以 “精准服务、精简材料、精化流程” 三项举措为抓手,推动 “打捆”审批模式落地见效。
1.精准服务。采取“专人负责、解疑释惑、全程服务”的方式,积极对接企业诉求,畅通审批“绿色通道”,开展“点对点”帮扶,提供环评政策解析与技术指导,助力企业办事更便捷。
2.精简材料。项目“打捆”审批,在受理审批材料不断做“减法”,优化报批所需材料,非必要的报批材料一律精简,减少重复性材料提交和审查环节,审批速度显著提升。
3.精化流程。开展同类型项目环评“打捆”审批,推行“一份报告、一并申报、一起公示、一同批复”的审批模式,进一步压缩审批时间,切实为企业发展降本提效,为项目落户建设提速,服务全区经济高质量发展。
推行“打捆”审批模式是海淀区环境管理制度深化改革、优化环评审批方式、精简环评内容的创新实践,进一步优化许可办理环节、缩短办理时限、精简申报材料,通过“化零为整”实现效率提升与环保质量的双赢,不仅降低了企业负担、加速项目落地,也推动了区域环境治理的系统化,实现“放管服”改革与生态文明建设的有机结合。
下一步,海淀区生态环境局将持续加强企业指导服务,以“精”提效、向“细”增质,做好环评“打捆”审批、环评与排污许可“两证同发”等审批工作改革,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为项目发展加码赋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