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海淀区生态环境局实现环境监管从"人防"向"技防"转变,有效提升执法效能和环境治理现代化水平。
1.数据聚合,构建智慧监管。以国家污染源自动监控管理平台为主,排污许可信息平台、企业环境信用评价平台、企业环境信息披露平台等信息化系统为辅,整合热点网格、环境自动监测(大气、水)、走航监测(TSP、VOCs)、道路尘负荷、在线监控、遥感监测等大数据,构建环境问题发现“一张网”,通过数据自动抓取、分析比对、筛选研判,实现对检查对象非现场监管。
今年以来,累计推送热点网格、高值点位、外部监控线索、出土机械、活跃工地等问题线索77条次,已全部完成整改。
2.线下联动,实施精准治理。建立在线平台“日巡查”机制,充分发挥市、区两级“监测大数据原始发动-异常情况执法检查-监管效果响应评估”三监联动及快速反应机制,对各类异常线索开展分析研判,对可能涉嫌违法问题开展现场复查检查,实现污染源的精准治理。
今年以来,非现场巡查污染源在线企业2679家次、发现异常问题145条次、核实并反馈市总队事中督办156条次、推送并核查异常问题线索95条次。
3.科技支撑,强化移动源监管。利用机动车排放I/M监控系统,综合运用远程监控、视频巡查、数据分析开展机动车检验机构非现场监管。今年以来非现场核查重点车辆1478辆次,核查整改问题44条次。
采用18套遥感监测和黑烟抓拍设备,实时监控路上行驶车辆排放状况,第一时间推送超标线索。今年以来,监测机动车121万余辆次,推送超标车线索5300余辆次。
依托“城市大脑”移动源智能监管系统,通过“电子围栏”技术构建全域感知网络,实现黑名单、国Ⅳ及以下重点车辆自动识别、轨迹追踪与线索推送。今年以来,推送黑名单车辆出动全流程线索 283条次,3家用车大户的国Ⅳ及以下重点车辆出动线索6条次。非现场驱动现场检查车辆38辆次,拟处罚超标违规车辆14辆。
未来,海淀区生态环境局将不断加强科技力量,提升非现场监管工作质效,深度探索数字化、智能化技术在环境治理领域的创新应用,加速推动环境治理全面迈向“数智化”新时代,为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筑牢坚实根基,让蓝天碧水成为海淀的亮丽底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