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义区生态环境局将规范涉企行政检查、减少对企业正常经营的干扰作为重要举措,积极推行非现场监管,打造法治化营商环境,服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按照“非现场检查为主、现场检查为辅”的基本原则,进一步规范检查内容、方式和流程,不断推动执法工作提质增效。
推动执法方式转型,促进执法质效提升
顺义区生态环境局切实转变思想认识,深入推进非现场执法工作,努力提升“非现场”占比,持续扩大“非现场”覆盖领域,推动生态环境执法水平实现从“量”到“质”的跃升。2024年,顺义区生态环境局非现场检查7276家次,非现场执法占比64.9%,通过非现场手段发现问题线索并形成案件16起,主要涉及餐饮企业、重点排污单位、加油站、机动车检验机构等领域。
聚焦非现场执法,实现精准高效监管
着力丰富非现场监管执法手段,提升生态环境执法科技支撑能力,构建综合执法调度指挥中心,以智慧化、数字化手段让执法拥有“千里眼”“顺风耳”和“灵嗅鼻”的加持,科学建立大数据采集分析、违法风险监测预警等工作程序,深入推进“非现场探知问题线索+现场精准排查检查”的执法模式。2024年,共计核实市级“三监”联动问题线索611个,问题查实率69.6%,同比提升21.2%。
强化科技赋能,稳固智慧执法新格局
以重点企业在线监测、用电量监控、热点网格、餐饮油烟在线、机动车尾气遥感监测等为重要科技手段,通过“在线监测、在线监督、在线管理、在线指导、在线统计”五种方式为综合执法提供支撑,形成点、线、面结合的立体化非现场监管体系,推动“现场执法”和“非现场执法”深度融合,为一线执法提供定向雷达和靶标方向,扫除生态环境监管盲区。
坚持“执法+服务”,推动服务型执法升级
坚持推行“线下转线上,服务零距离”的原则,持续加大“智慧系统”线上帮扶指导力度,推进环境问题线上整改,将执法与服务相统一、守底线和促发展相结合,全力助企绿色发展。2024年,线上指导企业整改539家次,整改问题546个。
顺义区生态环境局将继续坚持创新执法理念,统筹“线上+线下”双向发力,逐步实现由人海战术、汗水型执法、人工监管向科技加持、智慧型执法、智能监管的创新转变,使生态环境执法更加规范化、智能化、精准化。以查办更准、打扰更少、服务更好、作风更硬的执法模式,提升执法效能,优化营商环境,推动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协同共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