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海淀区生态环境局通过科技赋能非现场监管模式,成功查处一起企业排污数据异常案件,实现了环境问题“线上排查—现场核查—依法处置”的全链条闭环管理,为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提供了有力支撑。
一、线上排查:非现场锁定异常
依托北京市重点污染源在线监控系统,执法人员对全区重点排污单位实施24小时实时监控。在一次日常巡查中,执法人员发现某污水处理厂废水排放数据异常,经数据分析研判后,立即将异常线索推送至分管执法队,为后续执法行动提供了精准导向。
二、现场核查:快速响应固定证据
接到非现场异常线索推送后,执法队迅速响应,第一时间赶赴现场进行核实。执法人员详细调取了企业生产台账、治污设施运行记录及自动监测设备在线数据记录,现场检查自动监测设备参数设置情况,发现该单位涉嫌存在未保证污染物排放自动监测设备正常运行的违法行为。整个核查过程中,执法人员全程使用执法记录仪固定证据,确保了执法过程的规范性和透明度。
三、依法查处:警示震慑强化责任
经查实,该单位的行为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2017修订版)》的相关规定。依据法律条款,海淀区生态环境局拟对该单位进行处罚并责令其限期改正,有效发挥了警示震慑作用,进一步强化了排污单位的主体责任。
在科技赋能下,非现场执法已成为环境监管主力。今年上半年,全区依托重点污染源在线监控平台累计非现场巡查企业4287家次,发现并推送异常线索144条次,推动案件转化5件,拟处罚金额8.4万元,形成“非现场巡查—问题通知整改—异常线索推送—现场精准执法”的完整闭环。完成5家重点污染源企业设备更新验收备案及31家企业年度排查,保障监测数据有效传输率稳定在99.22%。
下一步,海淀区生态环境局将持续完善非现场监管手段,强化异常数据排查、溯源、闭环流程,通过深化智能平台数据融合、加强执法人员技能培训、扩大重点领域在线监控覆盖范围等举措,提升非现场问题发现率与线索转化率,以“无处不在”的精准监管,筑牢生态环境安全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