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机构污水排放关系着生态环境安全和群众健康福祉,丰台区生态环境局借助科技力量,通过精准化、智能化监管模式,主动上门服务,把脉问诊,助力医疗企业破难题,为辖区生态环境安全筑牢坚实屏障。
一、科技“哨兵”鸣警笛,数据异常速核查
丰台区生态环境局执法人员利用丰台区医疗机构污染源过程监控管理系统开展日常巡查,发现辖区某医院的污水排放数值波动明显,部分指标已在临界值上下浮动。执法人员立刻依据排放数值进行反复比对,调取近期的历史数据仔细研判。
针对此情况,执法人员会同专业检测人员到达现场对该单位设施设备运行状态进行核查,同时对污水进行取样检测,结果显示排放虽达标,但平台数据波动问题有待解决。
二、“把脉问诊”找症结,精准“开方”解难题
执法人员深入调查后发现,问题根源在于医院污水处理设施运行年限较长、故障频发,为保障达标排放,该医院不得不通过频繁维护设施,并加大投药量来维持运行。
针对这一情况,生态环境执法人员带着环保法规手册上门服务,结合数据波动曲线图细致解读医疗污水排放的法规标准,指出了处理设施老化对污水达标排放的风险,并对处理工艺优化给出了具体建议。
三、扛起责任寻“治本”,技改焕新稳达标
在执法人员的耐心宣导和专业建议下,该医院深刻认识到自身肩负的社会责任与环境保护义务,化被动整改为主动担当,对服役年限较长、已显疲态的污水处理设施,实施系统性升级改造,充分利用现有设施的基础上,科学加装一套智能化、集成式的一体化污水处理装置,从根本上解决了污水排放不稳定问题,实现了污水达标排放的长效稳定。
目前,丰台区已为辖区11家中大型医疗单位安装污水在线监控设备,构建起“实时监控—数据分析—线索核查—帮扶指导—平台核对”的闭环管理机制。
下一步,丰台区将持续优化非现场监管流程,通过远程在线监控“千里眼”紧盯数据异常深入企业提供帮扶,让科技赋能下的生态环境监管,既有力度又有温度,不断提升医疗污水监管水平,为辖区生态环境安全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