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搜本站
  • 搜全网
热门查询:车型排放标准查询4-131106153059进京车辆环保审核4-131106153059
我在听,请说话(10s)
抱歉,没听清,请再说一遍吧
提质增效丨顺义区“四优化”助推营商环境提绿升级
来源:顺义生态环境公众号 时间:2025年07月25日 字体:【

  为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助力企业绿色发展,顺义区生态环境局锚定“制度创新、技术赋能、服务增效、协同管理”四项优化举措协同发力,为优化营商环境提绿升级注入强劲动力。

  一、优化制度体系,帮扶指导方式再升级

  1.优化帮扶指导制度。创新制定《北京市顺义区生态环境综合执法大队帮扶指导工作指引(试行)》,通过明确帮扶范围、细化帮扶流程、厘清帮扶事项等内容,推动帮扶指导从“粗放化”向“标准性”统一,构建帮扶指导“服务—整改—验收”全链条闭合机制,为企业提供更具针对性的生态环境治理导引。2025年以来,帮扶指导企业230家次,推动整改问题359个。

  2.优化执法检查制度。建立年度执法检查计划报备制度,制定涉企检查计划并向社会公开,开展跨部门联合检查,避免多头执法、重复检查。2025年以来,涉企现场检查量同比下降67%,企业迎检负担大幅减轻。

  3.优化信访办理机制。细化案件受理、现场调查、结果反馈各环节时限要求,实行 “一案一跟踪”督办与定期通报,有效压缩处理周期,提升办理质效和信访人满意度。2025年以来,群众诉求响应率100%;深化接诉即办“每月一题”餐饮油烟治理,坚持源头预防与长效治理双轮驱动。通过靶向施策、精准发力,截至目前,完成40家餐饮单位治理提升,超前完成市级既定目标,以实际成效回应群众关切,持续推动辖区空气质量和居住环境改善。

  二、优化技术支撑,精准治污力度再加强

  1.构建“实时监测+现场溯源”的联动模式。通过走航监测车精准“把脉”问题点位,全面摸排辖区内VOCS污染源分布情况,绘制“污染图”,精准锁定VOCs峰值点位,实现风险企业靶向溯源,为污染治理提供精准坐标。2025年以来,通过对工业园区开展走航监测,锁定6处高值点位,推动整改问题3个。

  2.构建“技术监控+宣传引导”防控格局。通过7套固定式遥感监测系统、2台移动式遥感监测车、1套黑烟智能电子抓拍系统,构成全天候、全方位机动车尾气污染防控网络,实现对尾气超标排放车辆的精准识别、锁定和高效执法,大幅提升了对尾气超标车辆的监管效率和覆盖面。同时,在进京口以及路检路查站点开展宣传引导,向司机发放《给驾驶员的一封信》和宣传手册,推动提升驾驶员的机动车污染防治意识,从源头降低污染排放。2025年以来,累计检测机动车约304万辆次,发放宣传材料500余份。

  三、优化服务模式,助企纾困效能再提升

  1.将“柔性服务” 融入执法全过程。严格落实《北京市生态环境领域不予行政处罚事项清单》的规定,以宣传政策法规、引导企业自觉守法为导向,依法最大限度减少轻微违法违规、初次违法违规行为对企业经营的影响,为符合免罚适用条件的企业提供容错纠错、守法便利通道。2025年以来,办理不予处罚案件21件,占全部处罚案件的34.43%。

  2.打通项目审批堵点。以企业诉求为核心,聚焦“减环节、减材料、减跑动、减时限”目标持续发力,推动“多头审批”向“一站审批”转变。2025年以来,企业项目审批用时由95 个工作日压缩至11个工作日,审批时限提速达88.4%。 

  四、优化协同管理,统筹推进效能再突破

  1.推动协同共治。建立农村环境治理区、镇、村三级联动机制,2025年以来,共召开4场区级联席会,开展水体问题联合巡查5次,推动解决农村黑臭水体问题9处,治理进度全市领先。

  2.推动联防联治。与三河市采取交叉检查、联勤联动等方式,建立互通互报机制,对废水、废气等突出问题开展联合检查,2025年以来,开展联合执法8次,推动整改问题16个,发现超标车3辆。

  3.推动全民共治。联合属地、学校等部门开展“我是生态环保小讲师活动”等特色活动,以图文并茂、温情感人的宣讲方式讲好顺义生态故事。2025年以来,共开展宣讲活动4次,辐射社区群众200余人次。

分享到:

  • 北京生态环境微博

  • 北京生态环境微信

  • 环境监测

  • 京环之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