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搜本站
  • 搜全网
热门查询:车型排放标准查询4-131106153059进京车辆环保审核4-131106153059
当前位置 > 首页 > 首页 > 详细信息
1995年北京市环境状况公报
来源:监测处 时间:1996年06月05日 字体:【

                             

                                北京市环境保护局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第十一条规定,现发布1995年北京市环境状况公报。

环境状况

    概况

    北京市位于华北平原的北部边缘,地处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和华北平原的交界处,总面积16800平方公里,其中山区面积10400平方公里,占总面积的2/3

    北京处于半干旱、半湿润的地区,具有典型的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特征。多年平均气温12,年降水量640毫米左右,全年以偏北风为主,年平均风速2.4/秒。北京冬春季节多风的特点,虽有利于采暖期大气污染物的扩散,但也加重了地面扬尘污染。

    1995年,北京市常住人口1070.3万人,其中市区常住人口631.8万人;流动人口约329万;全市房屋竣工面积1530.2万平方米,其中住宅937.3万平方米;年末实有房屋面积为26275.2万平方米,其中市区为21889.9万平方米。

    1995年,国内生产总值为1385.1亿元,工业总产值1270.1亿元,比上年增加0.9%;其中乡镇企业总产值约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17.7%。

    环境状况

    大气环境

    1995年,全市煤炭总消耗量为2670.45万吨,比上年略有增加。二氧化硫排放量为21.99万吨,烟尘排放量为12.76万吨,工业粉尘排放量为6.26万吨。

    1995年北京市大气中的降尘量状况

季度

降尘(吨/月· 平方公里)

市区

远郊县

清洁对照点

35.5

22.1

10.4

16.2

12.8

3.9

14.2

11.7

3.6

14.2

11.7

3.3

年均

20.0

14.6

5.3

   

    从全市大气环境质量看,市区污染较重,远郊区县污染较轻;采暖期污染较重,非采暖期污染较轻。由于近年来机动车数量以15%的速度增长,交通环境汽车尾气污染严重,大气中的氮氧化物一直呈上升趋势;非采暖期大气污染物中60.6%的一氧化碳、86.8%碳氢化合物、54.7%的氮氧化物来自机动车排气。

    1995年北京市大气中的二氧化硫和总悬浮颗粒物浓度情况

 

二氧化硫(微克/立方米)

总悬浮颗粒物(微克/立方米)

市区

远郊县

市区

远郊县

全年

61

48

337

 

采暖期

126

96

406

 

非采暖期

23

19

287

 

  “八五”期间TSP、SO2、降尘的变化情况

  

水环境

    北京年均可利用水资源约为42亿立方米左右,人均占有水量约400立方米左右,为全国人均占有量的17%,是全国40多个严重缺水的城市之一。由于地下水连年超量开采,水位严重下降,已形成1000多平方公里的漏斗区。

    1995年、本市城近郊区日排污水240万吨,工业和生活污水各占一半。工业废水排放量为38022万吨,比上年增加了2.7%,工业废水处理率达到87.5%。

    1995年工业废水中主要污染物排放量

化学耗氧量(COD)

73793.38吨

石油类

1387.68吨

挥发酚

22.07吨

氰化物(以游离氰根计)

7.07吨

汞及其化合物

0.015吨

镉及其化合物

0.173吨

六价铬化合物

0.787吨

0.195吨

悬浮物

35782.52吨

   

    由于高碑店污水处理厂正常运行,城市污水处理率达到20.3%,比1994年提高了9.8个百分点。由于城市污水管网不健全,污水处理水平低,致使部分观赏河道受到污染,特别是城市下游河段污染更为严重。

    1995年,北京市监测了782110公里河段,依据国家地面水环境质量标准,用尼梅罗污染指数计算法评价,基本未受污染的河段24条,长1020公里,占总监测河段的48.13%;其余均受到不同程度污染。

    北京市河流污染情况

 

监测河段

未受污染

轻度污染

中度污染

重度污染

严重污染

河流(条段)

78

24

16

4

12

22

长度(KM)

2110

1020

403

85

216.5

385.5

比例(%)

100

48.13

19.02

4.01

10.22

18.62

   

    监测水库17座,总库容72.52亿立方米,基本未受污染的15座,占监测库容的68.68%;轻度污染两座。密云、怀柔水库水质良好,完全符合饮用水源水质标准。

    监测湖泊19个,最大容量1020.43万立方米,基本未受污染的6座,占监测容量的66.02%;轻度污染8个,占监测库容的25.63%;重度污染的1座,占监测库容的3.21%。

    声环境

    交通噪声   

    1995年全市机动车保有量达到98万辆,比上年净增14万辆,增长16.7%。建成区道路平均车流量3020辆/小时,比1994年增长30%。由于建成一批全封闭、全立交的快速路,缓解了城区的道路负荷,改善了交通状况,市区平均交通噪声71.7分贝,与1994年持平;其中城区为69.6分贝,近郊区为72.8分贝,近郊区比城区高3.2分贝,“内低外高”趋势明显。

    区域环境噪声

    1995年,建成区环境噪声监测面积287平方公里,平均等效声级为57.1分贝,与1994年基本持平。城区平均58.8分贝,近郊区平均56.3分贝,城区略高于近郊区。

   固体废弃物污染

    1995年,北京市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为1075.6万吨,比上年减少了5.3%,综合利用量为705.5万吨,综合利用率约为74.1%,比上年减少3.5个百分点;工业固体废物历年堆存量累计达11078.2万吨,占地面积367.4万平方米。

    生活垃圾清运量为447.4万吨,生活垃圾处理率为43.7%,比1994年增加1.5个百分点。部分区县垃圾乱堆乱放,占用耕地,甚至用废弃的砂石坑不经处理堆存垃圾,引发沼气爆炸事件。

   农村生态环境

    北京市现有耕地面积599万亩,1990年以来,平均年递减0.65%;山区水土流失、风沙危害尚未得到有效控拄制;化肥、农药的施用及畜禽粪便增加,特别是一些乡镇企业技术起点低,使局部地区受到污染。

   污染事故

    1995年,共发生环境污染事故3起,直接经济损失7.8万元。

 环境建设与污染控制

    环境建设

    1995年,北京市投资146.4亿元用于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其中公用事业投资34.5亿元,与环保密切相关的河湖整治、绿化、环卫等投资16.46亿元。

    1995年,全市新增燃气用户8.5万户,居民炊事气化率由89.8%提高到91.7%;集中供热面积增加481.2万平方米,城市民用建筑集中供热率由33.9%提高到34.4%;全市新建密闭式清洁站30座,投入使用547座,垃圾密闭式收运率由1994年的65%提高到70%;第九水厂二期工程建成投产,新增日供水能力50万吨,有效缓解了供水紧张状况。

    1995年,全市共植树250.46万株,种植宿根花卉200万株,铺草坪168.7万平方米,扩大绿地面积1010公顷;郊区大力开展人工造林、飞播造林和封山育林;到1995年底,全市有林面积68.3万公顷,林木覆盖率达到36.26%;城市建成区绿地面积达到16577公顷,绿化覆盖率达33.56%,人均公共绿地达7.08平方米,城乡生态环境进一步改善。

    环境污染防治

    搬迁和治理污染源

    1995年,限期治理了72个重点污染源,其中22个污染扰民严重的工厂、车间停产或搬迁,特别是特钢南区炼钢车间和化工二厂电石炉的停产,彻底消除了市区两大污染源。

    完成了石景山地区25项治理任务:首钢公司完成了白灰窑和料厂等22项烟尘、粉尘治理任务;高井电厂完成了7号炉电除尘工程;燕山水泥厂也完成2项治理任务。这些治理设施的正常运行,可使石景山地区尘的排放量减少2万吨。

    此外,还完成了50多个重点乡镇企业的治理任务。

    15个清洁生产审计试点企业提出了337项污染削减方案,实施158项,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

    饮用水源保护

    1995年,继续对密云水库实行汛期封坝,并在密、怀水库上游营造水源涵养林9400公顷,完成小流域治理245.7平方公里;查处了在密云水库非法旅游等问题;完成地下水源防护区内10个油库油站的限期治理任务;保证了饮用水源的水质清洁。

    大气污染防治

    1995年,完成了31台抛煤机锅炉限期改造任务;对部分严重超标的锅炉房给予黄牌警告,并制定了限期治理计划;城近郊区锅炉、窑炉烟尘达标率达到80%以上;三环路以内基本停止了原煤散烧。

    严格执行北京市地方机动车排放新标准,加强了在用车监督管理;1995年,市公安交通管理局和环保部门完成年检、路检、抽检车辆分别为38.23.83.6万辆,汽车尾气达标率为80.4%。

    噪声治理

    1995年,新建噪声达标区26.4平方公里,建成区噪声达标区达204.78平方公里,覆盖率由32%提高到43.8%。

    农业生态环境和野生动物保护

    大兴县和密云县被国家正式确定为第一批生态农业建设试点县。初步建成生态农业试验示范点近40个,总面积1600公顷,占全市总耕地面积的0.4%;绿色食品基地面积已达到800公顷,占我市总耕地面积的2%,确定了五个绿色食品开发区,目前,正在使用绿色食品的有39个;无公害蔬菜生产已发展到13OOO公顷,年生产无公害蔬菜11.5亿公斤。

    开展土地复垦,恢复耕地面貌,保护土地资源,年土地复垦率可达30%左右。

    救护了大天鹅、猎隼、金鸡、银鸡、穿山甲、猕猴、倭蜂猴等一批国家重点保护动物。

    1995年,全市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个,市级自然保护区1个;国家级森林公园4个,市级森林公园2个,县级森林公园1个。

 环境保护工作

     环境保护法制建设

    《北京市密云水库、怀柔水库及京密弓水渠水源保护管理条例》于1995111起开始实施,市政府颁布了《北京市乡镇集体矿山企业和个体采矿开支利用矿产资源监督管理力法》;市环保局还颁布了《关于排放废水中油脂管理规定》等规范性文件。

    1995年,对违反环保法规、造成环境污染的北京市石油产品销售公司、海淀环保金属结构厂、NASN迪斯科中心等单位进行了通报批评和经济处罚,对在官厅水库内违章建设的野鸭湖公园除给予依法处罚外,并限期拆除位于一级保护区内的违章建筑。

    制定了北京市1995年环境保护执法检查方案,在全市开展了自查、专项检查和重点抽查。市人大、市政府领导多次带队重点检查环保法规的执行情况。

    为迎接第四次世界妇女大会,成立了保证环境质量领导小组,建立环境保护监督管理小组500多个,污染源单位协作小组600多个。世妇会期间,全市共出动12000多人次,对重点地区和污染源实施全方位监督,保证了世妇会的顺利进行。

    1995年全市共征收超标排污费7920.84万元,安排环保补助资金2449.3万元,贷款860万元,补助了268个项目的治理。

    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定量考核

    1995年,继续加强了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定量考核工作。612?5日,国家检查组对北京1994年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定量考核工作进行了为期4天的检查,对北京市在环境综合整治定量考核方面所取得的成绩给予充分肯定。经综合评比,北京市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定量考核总成绩为83.62分,在全国名列第二,连续6年保持了“十佳城市”光荣称号。

    1995年,对考核指标和考核内容作了适当调整,修改完善了考评力法,使环保目标责任制更加规范化。1995年,北京市环境综合整治目标管理考核总分排在前五名的区县政府是:朝阳区、西城区、海淀区、顺义县、东城区和密云县人民政府;总分排在前九名的局和总公司是:首钢总公司、燕山石油化工公司、北京市纺织工业总公司、中国航天工业总公司、北京市建材集团公司、北京市医药总公司、北京市化工集团公司、北京市二轻工业总公司、北京铁路分局和北京市电力工业局;经考评,市水利局、市农业局、市园林局、市环卫局、市政工程局、市建工集团总公司、中国铁路通信信号公司等被评为环保先进单位,对以上单位市环委会予以表彰;对北京市公安交通管理局、北京市公用局、北京市煤炭总公司和市政工程管理处等单位于以通报表扬。

    环境保护宣传与教育

    1995年,各级环保部门通过报刊、电台、电视台等新闻媒介刊发稿件729篇,比1994年增加364篇。北京电视台和承德电视台合拍了《留得清水润京华》专题片,市政管委、环保局、公安交通管理局与电影学院等共同摄制了《汽车、人类、地球--防治机动车排气污染》法制宣传片。

    4月22地球日,与美中环境基金会合作,举办了500人参加的以“保护地球,保护环境”为主题的中学生集体绘画活动;在我国首次参加的世界奥林匹克环境保护科技论文竞赛中,西城区代表中国参赛的三名中学生分获金、银、铜牌各一枚;全国中小学生“我需要地球、地球需要我”环保证文比赛中,我市参赛的中、小学生取得特等奖一名、二等奖一名和纪念奖二名。

    环境科研和监测

    1995年,各级环境监测站在环境质量、污染源监督、污染事故及环境纠纷监测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

    围绕环境管理工作安排环保科研课题28项;市环科院深化科研体制改革,全年获科技进步奖14项,专利两项;林业局与有关部门合作完成了松山、百花山自然保护区野生动植物资源调查,北京地区候鸟资源调查、灵山地区褐马鸡资源调查等。

    编制了《北京市“九五”环境保护计划和2010年规划》,初步确定了2000年及2010年的环境目标,研究并制定了污染防治战略和环境管理战略。

    国际交流与合作

    世界银行贷款北京环境项目进展顺利,8个项目完成或基本完成;《北京环境保护总体规划研究》基本完成,并通过世行北京环境项目第七次监督团的检查;利用亚洲开发银行贷款1.57亿美元的北京环境改善项目已于19951128签约,部分项目已开始实施。

    来信来访

    1995年环保系统共收到群众来信3835件,来访1732/次,共5567件,比上年增加了45.5%。其中反映大气和噪声污染的为15153649件,分别占27.2%和65.5%。1995年共处理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34件。

    环境保护产业

   完成了北京市环保产业基本情况调查,并编写了“九五”北京市环保产业发展规划;组织了北京市环保最佳实用技术的评选及推广工作。

如有意见与问题请与 webmaster@bjepb.gov.cn 联系。

 

分享到:

  • 北京生态环境微博

  • 北京生态环境微信

  • 环境监测

  • 京环之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