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培训与指导相结合。开展专题培训,明确大气污染精细化管控标准要求;针对PM2.5和TSP污染浓度较高属地,进行“一对一”现场指导。2.监管与“吹哨”相结合。聚焦重点污染问题,开展“点穴式”执法,从严查处各类违法行为;依托“街乡吹哨、部门报到”工作机制,加强环境监管,着力破解工作难点。3.人防与技防相结合。紧盯14类污染源台账,严格管控标准、规范;针对道路、工地、裸地等扬尘污染问题,通过购置设备以及调整施工作业工艺等方式,最大程度降尘抑尘。4.发现与反馈相结合。运用精细化管控平台和车载走航监测等手段,及时掌握污染情况,及时管控;网格员通过手机终端实现“问题锁定-明确路径 -消除污染-上报反馈”闭合管理回路,提高工作效率。5.宣传与曝光相结合。通过“双微一号”等传播手段,扩大宣传效果,提升公众认同度和参与度;聘请第三方机构进行走访核验,通报曝光不落实、慢落实和虚假落实等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