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2月,北京市生态环境局和市民热线服务中心共受理生态环境投诉举报事项1159件。
一、按受理渠道分类
受理的生态环境投诉举报事项按受理渠道分:来信12件、占比1.04%,来电998件、占比86.11%,网络50件、占比4.31%,微信99件、占比8.54%。
二、按环境要素分类
受理的投诉举报事项按涉及环境要素分:大气占37.9%,噪声占45.4%,水占1.7%,固废占3.7%,辐射及其他占11.3%。大气污染方面,主要反映餐饮油烟、移动源尾气、企业废气和异味,分别占涉大气举报的44.7%、33.3%、13.2%和8.8%。
三、按发生地分类
生态环境诉求数量较多的区是:朝阳区、海淀区、昌平区、丰台区、通州区。
四、典型案例
昌平区东小口镇陈营村一餐馆油烟扰民
接诉:市民微信反映,昌平区东小口镇陈营村一餐馆油烟扰民。
即办:市生态环境评估与投诉中心接到诉求后,立即转交昌平区生态环境局办理。经现场调查核实,该餐馆有两组油烟净化设施,其中一组净化器过滤装置清洗后未装入净化器,产生油烟扰民问题。昌平区生态环境局要求该单位立即整改,现场督促该单位重新安装好净化器过滤装置。昌平区生态环境局已答复举报人,举报人对办理结果表示满意。
市民发现生态环境违法行为可随时举报
市民可随时通过12345热线电话、“12369环保举报”微信、北京市生态环境局政府网站“政民互动”栏目“投诉举报”专栏等渠道举报环境违法行为,也可通过北京市生态环境局政府网站“有奖举报”专栏、微信公众号“北京生态环境有奖举报”等途径参与环境监督。市生态环境评估与投诉中心在接到市民投诉举报后,按照“属地管理、分级负责”原则,转交北京市生态环境局有关部门或相关区生态环境部门办理。在诉求办理过程中,工作人员根据相关工作规范依法依规作出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