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近日,朝阳区十八里店乡人民政府将一面写着“扎根基层,用脚步丈量环保使命;倾情助力,用汗水浇铸帮扶情怀。”的锦旗和一封感谢信送到了北京市生态环境保护督察中心,对督察中心在生态环境保护治理方面提供的专业指导表达了衷心的感谢。
据了解,2023年十八里店乡细颗粒物(PM2.5)处于全区中下游水平。而在2024年,十八里店乡多次出现在全市空气质量排名后30名榜单内。
针对这一情况,北京市生态环境保护督察中心联合朝阳区生态环境局成立了工作组,先后10余次赴十八里店乡开展调研,从“督察”视角帮助其发现问题、整改问题。通过数据分析、现场核验、座谈交流等多种方式,对十八里店乡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进行“把脉问诊”,针对扬尘污染、餐饮油烟、管理机制等突出问题“开具良方”。
针对扬尘污染问题,市区两级联动,市生态环境保护督察中心与朝阳区生态环境局及相关部门对辖区30余家建设项目负责人进行培训,帮助他们明确建设方、施工方及分包单位的生态环境保护职责,推动各方加强内部管理,严格落实各类降尘措施。此外,协调将视频信号、监测数据等接入乡指挥平台,实现相关线索推送、乡政府工作人员及时到现场排查污染源、采取针对性措施降低扬尘污染的精准治污模式,通过科技手段有效提升了十八里店乡智慧化管理效能。
针对餐饮油烟问题,市生态环境保护督察中心工作人员跟随乡具体负责同志深入一线,“手把手”指导餐饮单位油烟净化设施运行、清洗维护以及油烟排口设置等问题排查,明确工作要求和整改标准。同时,为了更好的规范日常监督管理,市生态环境保护督察中心还指导十八里店乡制定了《日常检查工作指南》,明确了日常管理重点,有效提升了工作效能。
针对长效监管,指导十八里店乡围绕职责分工、空气质量保障机制、环境监管体系、环境问题处置流程、污染源管理、日常监督检查等6个方面,印发了10项制度文件,其中《十八里店乡(地区)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分工规定》成为朝阳区首个正式印发的乡镇级职责分工文件,环境保护各项机制和制度进一步完善。
经过系列精准“问诊”“把脉”“开药方”,十八里店乡生态环境保护治理能力和环境质量实现“双提升”。2024年PM2.5年均浓度同比下降9.3%。这才有了开头的那一幕。
市生态环境保护督察中心在推动解决突出生态环境问题的同时,注重通过督察,推动属地生态环境质量和管理水平提升。目前,市生态环境保护督察中心总结了乡镇(街道)生态环境治理的典型工作经验和方法,初步形成了一套可复制、可推广的现代化管理模式,助力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