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车实现削减60%的氮氧化物排放
2015年7月6日,北京市国四国五柴油公交车排放改造完成仪式在北京公交马官营场站进行。全市8800余辆国四国五柴油公交车完成改造,北京市环保局副局长方力、北京公交集团总经理王春杰及发动机企业玉柴公司总经理吴其伟参加仪式,并现场为车辆升级软件,实现排放升级。
升级改造 国四国五柴油公交车实现减量排放
北京市环保局、北京公交集团和玉柴公司的三方领导,共同为一辆公交车升级发动机软件。伴随着轻点计算机键盘,一辆公交车的排放系统控制软件实现了升级。这也意味着,北京市的国四国五柴油公交车全部完成了改造。之后,现场的技术人员还向记者展示了整个改造升级的过程。让在场的记者对整个改造流程有了更加直观的认识和感受。活动现场,发动机企业负责人还宣读了《履行环境保护责任书》,承诺将履行环境保护责任,并在责任书上签字。
填补空白 管理创新获国际认可
据了解,我国重型柴油车标准等效采用欧洲标准,研究发现,国家第四阶段(相当于欧洲4号)和第五阶段(相当于欧洲5号)重型柴油发动机排放标准存在的先天缺陷,即标准中规定的工况控制区域主要是中等转速下的中高负荷,与车辆实际运行不一致,尤其是在市区行驶的车辆,实际发动机的工作状态不在ETC工况规定的控制区域内,车辆选择性还原催化(SCR)系统不起作用,造成实际运行中氮氧化物排放严重超标。欧盟计划在实施欧VI标准时将解决这些问题,但是对于存在同样问题的欧IV 和欧V标准没有采取任何解决措施。
为了解决国四和国五重型柴油车低速低工况时氮氧化物(NOx)排放较高的问题,2013年北京市环保局组织制定了北京地方标准,该标准填补了国内空白,属国际首创,对引领重型车污染防治具有重要作用。通过实施该标准,预计重型柴油车单车将削减60%的氮氧化物排放量。
该标准的制定得到了国际清洁交通委员会(英文名称ICCT)认可并赞扬:“国际清洁交通委员会强烈推荐北京市环保局实施积极的管理措施,从而防止国四 和国五 重型柴油车在特定的城市行驶工况下产生过量的氮氧化物(NOx) 排放。对新车实施两项附加要求——即在用车PEMS 达标测试和完善车辆排放测试要求,是解决非法规工况排放问题的全面、必要且有效的方法。北京环保局提出的两份规定草案基本上与我们2012 年3 月发布的白皮书《欧IV/V 卡车及公交车的非法规工况NOx 排放:欧洲及发展中国家面临的问题和解决方案》中提出的解决方案是一致的。在制订这些规定的过程中,北京市环保局再一次证明了其不仅在中国环保界的领跑者,在世界环保界也亦身处领先位置。我们期待这些管理措施的成功实施能够为北京市带来显著的公众健康收益,同时也希望世界上更多国家、地区和城市,包括全中国可以在日后学习北京的成功范例”。
共担环保责任 在用国四国五公交车完成改造
考虑到本市地方标准发布前,尚有8800余辆在用的国四、国五公交车选用SCR系统,都存在氮氧化物排放高的问题。为彻底解决问题,我局决定对这部分在用公交车进行改造。北京公交集团、北京祥龙公交客运公司、玉柴发动机公司、康明斯发动机公司、依维柯发动机公司等企业积极响应政府号召,启动了北京市国四国五柴油公交车排放改造工程,由政府、公交公司、发动机公司各自承担三分之一的费用。同时,为了最大程度上减少改造工作对车辆正常运营的影响,发动机企业都是利用节假日时间改造车辆。这充分体现了企业高度的社会责任意识。
作为国内最大内燃机生产基地,在此次国四国五公交车排放改造工作中,玉柴公司调集了北京区域90%的服务资源,联合技术、采购、营销服务层面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成立改造专项小组,共计5456服务人次投入到改造工作。根据北京公交车辆的行驶情况,全天候24小时投入服务力量进行改造,同时逐一排查公交车辆的相关故障情况,周密安排,积极行动,圆满地完成了在用公交车辆的排放改造任务。
降低污染 改造助力区域环境协同改善
此次北京市环保局组织对在用8800余辆公交车排放进行改造,将帮助现有国四和国五排放标准车辆进一步降低污染物排放,可实现氮氧化物(NOx)每年减少2800吨左右,减排意义重大。
环保是京津冀协同发展的突破口之一,为了加强协作,落实区域大气污染协同共治,6月 4日,京津冀及周边地区机动车排放控制工作协作小组(以下简称机动车协作小组)办公室在京揭牌成立。机动车协作小组率先在全国实现跨区域机动车排放超标处罚、机动车排放监管数据共享、新车环保一致性区域联合抽查等,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大气污染联防共治在机动车污染减排领域迈出了实质性的一步。
此次北京市率先完成国四国五公交车排放改造工作,不仅走在了全国的前面,更直接为京津冀及周边地区的机动车减排工作提供借鉴,助力区域环境质量改善,助力区域协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