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搜本站
  • 搜全网
热门查询:车型排放标准查询4-131106153059进京车辆环保审核4-131106153059
我在听,请说话(10s)
抱歉,没听清,请再说一遍吧
当前位置 > 首页 > 首页 > 详细信息
切实落实北京市清洁空气行动计划扎实推进空气质量持续改善
来源:宣教处 时间:2015年07月24日 字体:【

  京津冀协同发展已列为重大的国家战略,生态环保、产业升级转移、交通一体化是京津冀协同发展的三个率先领域和突破口。这对于生态环保领域的发展来说,是一次难得的历史机遇。有序疏解非首都功能是实现北京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一步,但并非解决城市发展管理问题的全部,北京市同时也必须下大力气开展大气污染防治,攻坚克难,率先垂范。2013年以来,北京市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大气十条”),全面实施《北京市2013—2017年清洁空气行动计划》,扎实推进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大气污染联防联控,实现了空气质量的持续改善。

  一、2015年上半年北京市空气质量同比改善明显

  今年上半年,PM2.5累计同比下降15.2%;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和PM10同比分别下降41.3%、14.5%和12.7%,其中,二氧化硫平均浓度再创历史新低。空气质量达标天数共88天,同比增加了9天;共发生空气重污染16天,同比减少9天。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一是污染减排是主因,环境效益持续释放。去年实施了燃煤锅炉清洁能源改造6595蒸吨、淘汰老旧机动车47.6万辆等一系列措施,是治理力度最大的一年;今年上半年清洁空气行动计划又取得明显进展,污染减排效益得到持续释放。上半年二氧化硫平均浓度再创历史新低,同比降低近一半,二氧化氮和PM10浓度下降幅度均超过一成以上。

  二是气象条件是诱因,污染扩散条件同比有利。一季度,气象条件回归常年正常水平,相比2014年高频次出现极端异常天气,气象条件较为有利。但是进入夏季后,厄尔尼诺影响逐渐加深,6月份中下旬连续出现了静稳、高湿等不利气象条件。总体上,上半年气象条件同比去年略有利。

  三是区域协同改善是外因,污染传输影响有所减弱。各省区市加强大气污染联防联控,今年以来周边城市空气质量均呈现改善趋势,区域性空气重污染发生频率明显降低,区域传输对我市空气质量的影响有所减弱。

  二、攻坚克难,全面推进清洁空气行动计划

  今年上半年,通过全市上下的共同努力,清空计划年度措施任务总体进展顺利,基本实现了“时间过半、任务过半”的目标,其中20项任务已完成或取得阶段性成果。

  1. 减排工程实施提速

  在压减燃煤方面,经过多年的清洁能源改造,高架源的四大燃煤电厂已关停三座,大吨位的燃煤锅炉也治理改造完成,城市核心区的平房改用电采暖已完成九成以上。今年进入了压减燃煤的攻坚阶段,越是留到最后的,越是改造条件最差、最难的。市区两级部门坚持攻坚克难,核心区基本无煤化全面进入实施阶段;城六区无燃煤锅炉工程取得明显进展;远郊区县2700蒸吨燃煤锅炉改造项目已超额启动实施;在大力治理城镇地区燃煤污染的同时,开始转向农村地区散煤治理,已完成今年“减煤换煤”确村确户。

  在控车减油方面,针对机动车已成为本市最大污染来源的情况,在全国率先执行机动车第五阶段排放标准;在完成基本淘汰黄标车的基础上,转向加大老旧车淘汰力度,上半年淘汰17.8万辆,三年累积淘汰达百万辆。加大柴油车治理力度,经国务院批准,6月1日起新增重型柴油车全面实施国家第五阶段排放标准,同时对8800辆柴油公交车升级改造。大力推广新能源车,在多项利好政策累积效益推动下,私人购买新能源汽车提速,迈入“摇号时代”。

  在治污减排方面,在源头,制定实施严于国家要求的工业项目名录以及行业调整、生产工艺和设备退出指导目录,从严控制污染物增量。在末端,大力疏解非首都功能,全市已调整退出污染企业185家。在过程,严格污染排放治理,在已提前完成脱硫脱硝治理任务的基础上,率先开始治理挥发性有机物,137项“环保技改”工程已开工128项,燕化第一批9个项目全面施工,已实现减排VOCs 近万吨。

  在清洁降尘方面,在巩固人防、加强技防的基础上,率先开征扬尘排污费,全市共征收扬尘排污费511家、1033万元,倒逼施工单位强化扬尘治理;市住建委推广建设工程扬尘治理专项资金管理,新增朝阳、海淀、丰台和怀柔为试点区,继续列支专款用于环境保护。上半年新实施平原造林7.8万亩,“百万亩”平原造林任务提前超额完成。

  2. 综合政策密集出台

  《进一步健全大气污染防治体制机制 推动空气质量持续改善的意见》、差别化电价政策、电动小客车不限行等一揽子综合政策密集出台,充分发挥了政策引领作用。锅炉、炼油石化、家具、印刷、火葬场等5个行业排放标准已正式发布,自7月1日起实施,5项标准中所规定的限值均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3. 监管执法实效增强

  贯彻实施新的《环境保护法》和《北京市大气污染防治条例》,上半年全市环保部门共查处固定源环境违法案件1424起,处罚金额4300余万元,对于违法情节严重的84个案件适用了移送行政拘留、查封、按日计罚等新手段,提高了震慑作用。全市城管执法系统查处露天烧烤、施工扬尘等方面污染违法行为近1.4万起,处罚金额达1700余万元。市住房城乡建设委建立了施工扬尘问题每月通报和曝光制度,累计对5家违法施工单位暂停投标资格30天,对31家单位通报批评。市区两级环保、交管部门强化对外埠进京重型货车的监管执法,处罚超标车3660辆(次)、182.2万元。

  4. 督查考核不断深化

  创新督查机制,市督查、环保部门加强工作融合,建立了分级督查、联合督查等机制,发挥新成立的市政府督查室环保督察处作用,全面加强任务督查落实。完善考核机制,市绩效办今年将25家市有关部门落实情况纳入绩效考核。

  三、标本兼治,深入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

  下一步,我们将深入落实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坚持标本兼治开展大气污染防治,既要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又要做好本市防治工作。

  多措并举促减排。统筹运用产业结构和能源结构调整、治污工程建设、经济政策等手段,推进污染减排。通过实施能源清洁化战略,到2017年将全市燃煤总量压减到1000万吨,比2012年减少1300万吨。聚焦重型柴油车治理,推广新能源车,综合运用价格、税费等经济政策,引导降低机动车使用强度。严格执行产业退出目录,严格环保、节水和节能等标准,提前一年完成1200家污染企业淘汰退出。

  落实责任强管理。实施网格化管理,逐级明确监管职责和责任人。开展环境保护大检查,严厉查处违法行为,进一步提高法律的威慑力。推广道路清扫保洁新工艺,加大利用再生水冲洗道路力度,减少道路扬尘污染。

  注重实效抓应急。努力发挥空气重污染应急措施“削峰、降速”作用,加大力度、扩大范围,提前实施,尽最大努力抑制空气重污染的不利影响,保护公众健康。

  同心协力谋发展。充分发挥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大气污染防治协作机制的作用,加强同周边省(区、市)、中央有关部门的协作,进一步完善科技治污、监测预警、应急联动、联合执法、合作宣传等“联动”机制。

分享到:

  • 北京生态环境微博

  • 北京生态环境微信

  • 环境监测

  • 京环之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