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0日是我市启动空气重污染红色预警措施第二日,北京市环境保护监测中心向媒体通报了未来几天空气质量变化趋势以及措施启动实施以来的空气质量状况。
一、此次重污染现状
12月19日白天,我市PM2.5平均浓度水平处于四级中度污染级别,但是南北差异较大,北部处于轻度污染水平,城区为中度污染,南部已经达到重度污染水平。从19日入夜开始,全市浓度呈缓慢上升趋势,19日晚7点到20日上午PM2.5平均浓度达到五级重度污染级别,南北差异明显,北部为四级中度污染,城区为五级重度污染,南部为六级严重污染水平 。
二、未来几天空气质量趋势
20日夜间,我市大气维持稳定的状态,风力不大,有明显逆温,扩散条件不利,预计污染将继续加重,处于重度污染水平。
21日,上午至中午时段,我市北部郊区受弱高压系统作用,湿度略有下降,能见度会有所好转,预计北部部分时段浓度会有所下降,但对市区和南部地区的影响不大,21日整体空气质量还将维持重度污染水平。
22日,我市受低压系统影响,以偏南风为主,湿度大,本地扩散条件较差,同时污染水平在区域高浓度背景下进一步升高,预计我市空气污染处于重度至严重污染水平。
23日上午开始,在冷空气作用下,空气质量逐步转好,24日空气质量将达到优良水平。
三、此次预警措施特点
1.措施启动时间早。这次红色预警从19日7点就开始启动,在大气转入静稳状态初期就开始采取减排措施,使污染积累量明显减少。
2.措施力度较大。按照北京市空气重污染应急预案,根据预测预报,这次污染过程直接启动了最高级别的红色预警,在工业、燃煤、机动车等各方面都采取了最为严格的减排措施。
3.区域联动启动时间早。河北、天津等多个城市先于或同步于北京启动橙色以上空气重污染应急预警,在整个区域层面降低了污染源排放强度,减缓了污染增长速度,使得区域污染浓度一定程度上有所下降,对北京的重污染程度的减轻也起到了积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