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市环保监测中心数据显示,今日我市市区空气污染指数为57,空气质量良好。截至今日,今年我市市区空气质量二级和好于二级的天数已达230天,提前实现了市委、市政府提出的今年“市区空气质量二级和好于二级的天数达到63%”的目标,今年市政府为群众办的55件实事的第37件已经完成。这标志着自1999年以来我市空气质量连续7年得到改善。
监测数据显示,今年我市市区和远郊区县的空气质量都有不同程度的改善,主要污染物浓度又有所降低。与去年同期相比,目前我市市区空气质量为优的一级天达到34天,比去年多了5天;二级天天数为196天,比去年增加了5天;三级天天数为116天,比去年减少了3天;今年我市市区空气质量为四、五级中、重度污染的天数出现了9天,比去年减少8天,其原因主要是受沙尘、强逆温等气象条件的影响。此外,排放总量较大等主观因素也不可轻视,今年6月21日北京周边西南方向大面积焚烧秸秆造成的污染,曾导致当日的空气质量恶化,出现了不应有的超标天气。
2005年,我市进一步加强了环境保护工作,确定了以防治大气污染为重点、全面改善首都环境质量的工作思路,制定并实施了《北京市第十一阶段控制大气污染措施》。在中央各部门、解放军和武警驻京部队的大力支持下,在各区县政府、全市各有关单位共同努力下,全市人民积极参与,十一阶段控制大气污染的各项措施都得到了较好的落实,各项重点工程进展顺利,有力的支持了空气质量的改善。2005年,我市进一步加大防治机动车尾气污染工作力度,
各相关部门加强了对各类污染源的监管,加大执法力度,为“蓝天目标”的实现做出了贡献。截至11月底,公安交管与环保部门路检路查车辆尾气排放66.8万辆,责令49867辆排放超标车限期治理,处罚了9302辆超标车和3560辆无有效环保标志车辆,劝返外埠进京超标车41597辆。环保、质监、城管、工商、发改委等部门继续加强对煤质和车用燃油环保质量的监管;加大了对露天焚烧及烧烤、餐饮业油烟污染的查处力度。进一步推动公众参与,继续开展环保有奖举报活动,鼓励群众监督举报扬尘工地、冒黑烟车辆和烟囱,截至目前已经发出奖金11.01万元。
今年的气象条件除个别月份外,总体上优于去年。今年个别月份出现了不利于大气污染物扩散的气象条件,特别是11月份出现了少有的持续时间较长的大雾逆温天气,只得到了10个达标天气,比去年同期少了12个蓝天,而其它月份与去年相当或好于去年,有利于今年空气质量改善目标的实现。
尽管我市空气质量连续7年得到改善,但目前我市城市规模不断扩大,经济保持快速发展,解决历史遗留问题难度加大,再加上我市地理位置、地形地貌、气象因素等不利于污染物扩散条件的制约,使我们改善空气质量的难度越来越大。
目前我市正在研究制定“十一五”时期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规划,将进一步加大大气污染防治工作力度,以控制污染物排放总量为原则,采取综合措施严格限制污染物排放增量,大力削减污染物排放存量,努力实现在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同时,污染物排放总量的大幅度削减,保障2008年奥运会的顺利召开,为广大市民创造一个清新、优美的生活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