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目前,累计排查疑似“散乱污”企业30家次,其中2家被确认为“散乱污”企业,现已完成清理整治。1.明确标准,做到“一把尺子”量到底。加强部署研判,召开全区“散乱污”企业动态清零工作部署会,落实动态清零调度考核工作,指导乡镇(街道)掌握“散乱污”企业认定标准和整治标准。2.建立台账,做到“一个本子”算明细。对汽修、印刷、家具、工业涂装和食品饮料生产等企业开展再排查,严查环保审批手续、大气或水污染防治设施、废气废水排放等方面的违法行为。3.联勤联动,做到“一根绳子”聚合力。把“散乱污”企业动态清零工作与日常检查、信访投诉、“点穴式”执法等工作相结合,整合力量、深入排查;属地乡镇(街道)强化统筹协调职能,通过“吹哨报道”工作机制开展“散乱污”企业动态清零联合整治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