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义区生态环境局针对非道路移动机械流动性强、排放管控难等痛点,创新构建“数据链精准画像、执法链靶向攻坚、服务链焕新升级”三位一体治理体系,推动机械监管从被动响应向主动治理跃升,为顺义区蓝天保卫战注入强劲动能。
一、数据链:精准筑基,提质增效
1.源头快速准入,优化便民措施。按要求在5个工作日内完成编码登记审核工作,推行“一站通办+专人负责”服务模式,于法定工时内,专线始终保持畅通,确保办理咨询能得到及时专业回应。
2.夯实数据基础,确保信息精准。建立“登记核查+重点抽查+属地联动”动态校准机制,修正机械平台数据9000余项,实现“一机一码”全生命周期管理,信息准确率提升显著。
3.建立“双核”机制,筑牢管理防线。按照政策要求,对机械铭牌、发动机铭牌、机械环保信息公开标签等逐项进行核对,确保登记信息达到“零误差”的标准要求。对于反复出现填报不符合标准的主体,推行“一对一”精准帮扶指导,以电话沟通等方式开展靶向辅导;对于不在本区使用的机械,督促登记人办理信息变更或注销手续。
二、执法链:智链监管,协同治理
创新践行“精准监管+营商护航”双轨战略。立足优化营商环境核心要求,以“无事不扰、高效闭环”为准则,率先推动非道路机械执法从“单点突击”向“系统治理”深度转型。通过将机械监管有机嵌入日常巡查与专项综合执法全链条,实现“一次检查、多维体检”,在最大限度减少企业迎检负担的同时,系统性破解排放监管碎片化难题。同时在执法检查中同步深挖黑加油站点、非法流动加油车等关联污染源线索,推动油品质量源头治理。截至8月底,通过综合执法精准检查机械1224台次,发现问题数127台次,处罚10起,实现 “减频次、增效能、挖深层”的治理升维。
三、服务链:绿色焕新,动能转换
绿色治理新范式
1.政策精准滴灌。开展上门送服务、送政策,为企业讲解非道路移动机械治理相关政策法规,帮助机械所有者、使用者算好使用新能源非道路移动机械的“效益账”“信用账”“生态账”。
2.积极推广非道路移动机械电动化替代。通过绿色更新与动力系统升级,有效降低氮氧化物、颗粒物等污染物排放,从源头减少非道路移动源污染。截至8月底,新增机械新能源比率约92%。
顺义区生态环境局正以“数据链筑基、执法链规范、服务链赋能”打造非道路移动机械治理现代化样板,让每台机械的"绿色身份证"成为首都蓝天的坚实注脚,为城市移动源治理贡献“顺义智慧”。
主办:北京市生态环境局
承办:北京市生态环境局综合事务中心
地址:北京市通州区留庄路3号院2号楼
邮编:101117
政府网站识别码:1100000122
京ICP备19030867号
京公网安备11040102700081号